北京讯(周亚敏 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为什么必须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一般而言,大国经济的特征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内外需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内外需市场的良性循环取决于一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程度。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维持稳定、防止断裂和缺失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和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要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在着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畅通。这些方面,都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而且,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脆弱问题仍较为突出,必须多措并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加快构建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关键产品产量,通过补链、延链等,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稳定性;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是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关键一环。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作出安排部署,强调“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必须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一方面,要拉长长板,巩固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另一方面,要补齐短板,尽快破解一批“卡脖子”问题,努力解决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有机衔接问题,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长远举措。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提升数字化时代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周亚敏)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