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传承铸魂 党建聚力赋能 |两场专题活动为太阳宫地区注入红色动力​

时间:2025/11/15 19:54:42 来源:环时网 阅读:755

北京讯(通讯:江峰)近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江峰老师接连走进太阳宫地区,于11月7日、11月14日分别开展“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与“抗战党史专题学习”两场高水平讲座。两场活动虽聚焦不同主题、依托不同场景,却始终以精神传承为核心、以党建思政为纽带,从“新时代政策精神”与“革命历史精神”双维度发力,实现了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与基层力量的凝聚聚合,为太阳宫地区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创新开展写下生动注脚,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精神动力。

11月7日,“联学共建聚合力 深悟笃行启新程”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联学共建活动在“霄云荟”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此次活动由太阳宫乡党委、麦子店街道、国樽楼宇侨联,联合国樽律所联合党支部、国樽赢地中心楼宇党支部、厦门国际银行等7家单位共同主办,覆盖社区、银行、街道、律所等多个领域的党群干部和基层党员。

精神传承铸魂 党建聚力赋能 |两场专题活动为太阳宫地区注入红色动力​

讲座中,江峰老师以《以全会精神为纲 谋城市管理实策》为题,将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党的精神传承深度融合,重点传递了“改革创新精神”“协同发展精神”与“为民服务精神”三大核心精神内核。

在解读全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等核心原则时,江峰老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历程,回溯了党在不同时期敢闯敢试、勇于突破的优良传统,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传承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的改革创新精神。针对太阳宫地区区域协同治理中存在的思维定势与行政壁垒问题,他以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部署为切入点,深入阐释 “全国一盘棋” 的协同发展精神,倡导各单位打破界限、资源共享,形成 “上下联动、左右协同” 的工作格局。同时,江峰老师始终紧扣“坚持人民至上” 原则,通过剖析城市更新、民生保障中的具体案例,强化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与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精神传承铸魂 党建聚力赋能 |两场专题活动为太阳宫地区注入红色动力​

“江老师的解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全会精神不仅是政策指引,更是精神旗帜。”参与活动的共建单位代表表示,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明晰了 “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工作方向。活动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各单位围绕基层党建与法律服务融合、统战属性服务侨界群众、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将精神传承转化为具体工作共识。这场跨单位、跨领域的联学共建,不仅让改革创新、协同发展、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深入人心,更凝聚了跨领域工作合力,为太阳宫地区城市更新、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时隔一周,11月14日,在太阳宫乡情村史博物馆回一场“触摸乡土红色记忆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讲座在此开讲。近百余名党员干部齐聚博物馆,在泛黄的书信、斑驳的武器、详实的文献资料等珍贵史料环绕下,聆听江峰老师的精彩授课,共同重温那段山河不屈、众志成城的抗战岁月。

精神传承铸魂 党建聚力赋能 |两场专题活动为太阳宫地区注入红色动力​

此次党课以“领袖论史—抗战党史脉络—生命线理论—思政引领实践”为逻辑主线,江峰老师将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贯穿始终。他以时间为轴,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到 1937 年七七事变引发的全面抗战,再到 1945 年抗战胜利的民族荣光,系统梳理了 14 年抗战的壮阔历史脉络。授课中,他引用第二十九军“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的壮烈誓言,深情讲述佟麟阁、赵登禹等抗日将领的牺牲事迹,生动诠释了抗战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4 年浴血奋战,3500 多万军民伤亡,中国人民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江峰老师以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据、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让现场党员干部深刻体会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与伟大意义,也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触及灵魂的精神滋养。他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新时代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其传承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要落脚到具体工作、转化为实际行动。

现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此次沉浸式党课既有视觉上的冲击,更有思想上的触动与精神上的洗礼。“江老师的授课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今后我们将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服务侨界群众、破解工作难题的实际行动,以担当作为践行党员使命。”一位参与活动的街道干部说道。

从联学共建中的新时代政策精神传承,到博物馆里的红色基因弘扬,江峰老师的两场专题活动虽各有侧重,却共同构建起“精神传承—思想凝聚—实践转化”的完整链条,在党建思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尤为可贵的是,两场活动为新时代基层党建思政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江峰老师始终坚持“精神传承要立足实际、贴合需求”的原则,无论是解读全会精神时紧扣区域治理痛点,还是宣讲抗战历史时结合基层工作场景,都让精神传承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可感知、可践行的行动指南。这种“精神传承+实践赋能”的工作模式,既守住了党建思政工作的“根”与“魂”,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脉”与“力”,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价值。

精神传承铸魂 党建聚力赋能 |两场专题活动为太阳宫地区注入红色动力​

培训会后,江峰老师在馆内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太阳宫乡情村史博物馆。沿着博物馆“红色基因”“乡土记忆”等主题展区,他放慢脚步、细细端详,从记录地域发展的老农具、旧物件,到定格生活变迁的老照片、老票据,再到展现基层建设历程的文献资料与实物展品,每一件展品都引发了他的浓厚兴趣。期间,江峰老师不时驻足停留,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关于太阳宫地区的历史沿革、民俗文化、社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详细讲解,深入了解这片土地从乡村到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轨迹,以及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奋斗故事。参观过程中,他还特意用笔记、拍照等方式,记录下具有太阳宫地域特色的发展史料与鲜活故事,为后续将乡土元素与党建思政工作深度融合、增强授课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积累了丰富素材。此次实地参观让江峰老师对太阳宫地区的地域文化、发展脉络与民生变迁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知,也让他的授课内容更接地气、更具温度,为后续开展贴合基层实际的党建思政指导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神传承铸魂 党建聚力赋能 |两场专题活动为太阳宫地区注入红色动力​

据悉,太阳宫地区各相关单位将以此次两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精神传承成果,把改革创新、协同发展、为民服务的新时代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基层党建、区域治理、民生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未来,太阳宫乡党委、霄云企业社区党群办等单位还将持续联合共建单位,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党建思政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与红色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基层党建思政工作的新篇章。

责编:玉素甫·玉素因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