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李老汉
(作者:济宁高新区洸河中学华浩宇 ,指导老师卢衍盛)
李老汉将近60,身体依然硬朗,黝黑粗壮。他热情地邀我进门,坐下喝茶闲聊,追忆他的过往。
小满时节,晴空万里。还是青年的小李在田垄上蹲着,看着一片片麦田,金灿灿的,成熟的味道惬意的钻进鼻孔。
他呆了半晌,突然凝起神来,远方天空黑压压的一片,越来越近,气势逼人。小李惊慌失措,喊来了村里的同伴。一群群人盯着这片黑,黑得漫无边际。是乌云吗?随着那片黑越来越近,嗡鸣声响,越来越噪。那片黑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知谁大喊:“蝗虫来了!”人群于是一哄而散。
小李跑回家中,将房门紧锁。几百万只蝗虫同时振翅轰鸣,大地为之震颤。它们压在了这个村子上,扑在了田地里,吞噬着农民的劳动成果与唯一收入,小李心里充满着怨恨与烦躁。分秒之间,蝗虫已经把麦子啃得只剩光秃秃的秸杆,半年的辛苦劳作白费了!
没过几天,村委召集会议,会上说,国家给蝗灾区拨款两亿元,而他们村分到了五十万。小李难以置信,如果将钱平分,那么他能够得到五千多块的救济金!人群沸腾起来,充斥着猜忌与担忧。
小李慢悠悠地走回家,心里还惦记着那五千块钱。五千块哪,够他吃一年了,那是一个梦啊。浑浑噩噩过了很多天,忽然远方来了一队人,带头的劈头问道:“小李在里面吗?”小李惊讶的点了点头。 进了屋,那人直截了当的说:“因为这次蝗灾,政府发给你补助金五千元。”另一个人拿出了一沓纸币,清点了一下后递给了小李。
小李愣怔半晌,大脑迷离而空洞,悔恨与羞涩交织在一起,他僵硬地接过崭新的钞票,说了声:“谢谢你”。带头的人却说:“这钱是国家的,我可领不了这份谢意。你应该谢谢党和国家才是啊。”
小李当时攥钱的手心已经出了汗,一个决定浮出心头:把所有的秸秆都清理掉。说干就干,他扛起䦆头就去了田里,似乎拥有了无限的力量。他想以此回报国家的恩情。
日子像流水一样过去,小李坚持参加村里每月一次的普法教育会,成了遵守法律的好青年。村大队很看好他,又给他单独上政治课,在村民中的威望也不断提高,不再喊他“小李”,而是“李哥”。年复一年,“李哥”又变成了 “李叔”,从农民变成了支书。
2016年的一天,他接到一份文件,说是有市里的干部要下派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李支书忐忑不安,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对不起组织。某天,村里忽然来了一辆普通的轿车,下来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挨家逐户的走访,嘘寒问暖,体察民情,他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夏理同志。夏书记对村民素质高度赞美。李支书说他仍保持着每月一次的普法教育,帮助村民熟悉并掌握法律法规,把守法、用法深入到村民们的生活中。夏书记满意的点了点头。
茶已经凉了,李叔成了眼前的李老汉。他愿用余生继续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这份执着,将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
指导老师评语:华浩宇同学这篇小说取材真实,有着真实的叙事背景和原型人物,弘扬时代价值,彰显普法精神。宏大叙事寓于简短故事,真实可感,娓娓道来,不空洞,不生涩。文笔老到,精炼传神,场面、心理、对话切换自如,小李、李哥、李叔、李支书、李老汉身份自然蝶变,时代感与成长史扑面而来。总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责编:欧文秀 审核: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