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讯(通讯 孟宪君 万祖军)山东邹城市千泉街道东关社区坐落在市中心,辖区总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共有居户10860户、总人口31685人。下辖7个居民组,所属辖区内共有企事业单位及家属院57个。社区设立党委,下辖14个基层党支部,其中7个居民组党支部、3个企业党支部、2个划转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个老年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495人。
五年多来,该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求生存,面对市场风险挑战和经济落后的不利局面,在创新中适应新常态,在发展中加快动能转换,主动咬定目标不放松,积极沉着应对,抢抓机遇、开拓奋进、高点定位,向党和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合格的“东关答卷”。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让我们再回到五年多前的东关社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破旧景象:账面没有分文,债务却有400多万,工作人员的工资没有着落,靠借款解燃眉之急,加上各种各样的欠账,总计超过800万元要偿还。更令人揪心的是人心散了。再加上社区公共设施缺损、道路破损、环境脏乱差……这一切一切都让居民怨声载道。“面对“烂摊子”,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改变原有状态。东关不崛起、不发展、不让生活好起来,我们怎么对得起居民群众。”2018年1月,石洪光书记走马上任后,他没有气馁、抱怨。石书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多次召开两委班子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等,研究振兴方案、发展规划,为大家鼓劲加油,先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出资对社区进行了改造整修;借来70多万元为工作人员发上了欠缺的工资;到如今不仅偿还了各种历史债务800余万元,还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500余万元,实现集体收入5840余万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社区由人心涣散到人心凝聚,从社区破烂到面貌一新,现在到处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可喜局面。社区多年荣获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多年“综合考核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夯实党建强基础
该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党建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深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贴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在学习探索调研中寻找“真理路”“自信路”,在实践中锻造“宽肩膀”“硬脊梁”,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着能干会干苦干加巧干实干的前进姿态,坚定信心踔厉奋发,为谱写东关崭新篇章贡献应有之力、干出应有之为。
据该社区办公室主任孟宪君介绍:自新的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在党委石书记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党建创新了“1728”党建工作模式,即高标准建设一处党建主阵地,依托社区现有的七个居民组暨七处红帆驿站,进行提升改造,成为各居民组支部活动的主要阵地,打造面向居民服务的“第一窗口”。依托现有的28个网格,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擦亮“红帆驿站”党建品牌;总结提炼党员活动管理“七步法”。即认真准备、党员签到、集中学习、开展活动、部署工作、党员表态、重温誓词,有效解决了“党员难集中、教育难覆盖、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四难”问题;创新出台了“354”工作模式。即推行社区党建区域化、管理网格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三化建设”;开展“微生活”、“微志愿”、“微心桥”、“微课堂”、“微讲坛”的“五微服务”;建设“环境优美型”、“文化娱乐型”、“平安稳定型”、智慧服务型的“四型社区”。
推进经济促发展
该社区秉承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立足起步发展高起点目标定位,迅速踏上快速提升发展快车道,进行弯道超车。“我们紧紧抓住战略目标和发展的新机遇,在经济只有依靠自己,没有任何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不给政府添麻烦,为改变现状,两委一班人克服种种困难和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直面挑战,抢抓机遇,整体推动经济平稳向好发展。”石洪光书记介绍说。
2018年新的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要抓的就是社区经济。他们通过马不停蹄搞调研、跑市场、走访居民、了解需求、科学决策,先后升级改造了匡衡农贸市场,组建成立了山东优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东鸿经贸公司、济宁东优文化传媒公司。这些“短平快”的项目,实现了当年成立当年见效。把闲置多年的锅炉房投资改造为餐饮对外租赁。成立专门处置小组,运用法律手段,将私人侵占多年的381间集体门头房,收归集体管理出租,租金收益由几年前的不足30万元,一跃增长到近400万元,维护了集体权益和利益。和平街二期棚改项目是社区的重点经济项目,也是造福广大居民的民生项目,但是因为众多原因,造成了居民不能按合同回迁的矛盾。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诸多困难,社区两委沉下身子、直面矛盾、成立专班,与回迁户分别座谈,积极解决学府一号院纠纷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已经解决大部分回迁户,余下的难点正在逐步攻坚克难,争取早日解决。铁合金厂城市改造,装卸队拆迁很难做工作,经过社区积极靠上去,走家串巷耐心做好工作,促进了项目改造如期进行,得到了上级的好评。
提升服务树形象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该社区石洪光书记常这样说。该社区聚焦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让群众安心舒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居民群众身边事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小事办好、实事办实,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满意程度。率先推进棚改造福于民,三个棚改项目建成后,20多栋楼房拔地而起,惠及了1000余户居民;总投资500万元,在倒闭企业旧址建成高标准幼儿园,方便居民子女入托;有居民反映街巷夜晚光线黑暗、行走不便,社区及时为路段安装了40盏路灯;针对居民加强治安的诉求,成立了16人的治安巡逻队,配备了两辆治安巡逻车,全天24小时不定时巡逻,让居民有了安全感。虽然社区发展了,以石书记为主要代表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忘记居民群众的冷暖,能为居民群众想到的、做到的和群众期盼的,都要努力去想、去做。每到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书记带头组织走访慰问困难户、老党员、军人家庭,为他们排忧解难、送去油面、食品等,每年累计发放300多人次,对特殊人群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围绕创城工作,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社工、志愿者队伍,石洪光书记带头走上大街小巷,对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垃圾等进行专项整治,对街面绿化带、沿线下水道及商户门前的卫生死角等进行重点清洁,杜绝了脏乱差、乱建乱搭现象,为居民创造了文明干净的街道环境。积极构建“智慧党建”、“智慧社区”服务中心和“一家人服务驿站”,抓好热线回复,对社区的每一件交办单都能及时回复。针对较难处理的工单,想方设法征求反映人的满意,此举措多次得到街道领导的高度评价。并通过开展“守望相助,幸福家园”和“美丽庭院”创建,提升服务水平质量,进一步展现了东关新形象。
打造文化铸品牌
“我们不仅发展社区经济,还要打造文化品牌。”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石洪光说。这个社区依托社区实际,深入挖掘孟母三迁故址、子思书院、因利河传说等传统文化内涵故事,加强对文物和古街古巷古址的保护利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相继出资建设了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社区打造“古迹+公园+游乐”模式;成立第一个社区级太极拳队,建成邹城市首批“太极拳明星村(居)。”组织参加了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举办2023年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大联动邹城市千泉街道分会场暨东关社区全民健身文体节目展演,在社区各界得到了好评;社区组织专人十易其稿,编纂完成了《东关社区志》。该志上限起于556年,下限断至2019年。全志55万字,设有建置环境、社区建设、居民、农业、工商业、党建群团、文教卫生、文物古迹、艺文等11篇。图文并茂并较全面地记述了东关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发展变化,展现了社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已成为一部见证社区文化发展史的集大成著作;开展身边榜样评选活动,弘扬“孝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有21名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在“三八”节大会上进行了表彰,为大家颁发了荣誉证书,发放了被面、大米和面粉等物资,在社区进一步提升了文化氛围、打造文化品牌,促进了社区工作蓬勃向好发展。
责编:欧文秀 审核: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