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讯(通讯:张丽香)基层治理如何突破“第一道屏障”?如何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米”?今年以来,安源区白源街将“安源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幸福360工程”抓紧抓实,进一步激活基层网格治理的“神经末梢”,构建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服务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对基层治理之难,白源街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条主线,明确党委、党支部各项工作职责,成立基层网格治理工作专班,采取街道统筹整体推动、村(社区)分片包干、业务骨协调推进的方式,纵深推进网格各项管理工作。为破解基层党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党组织在推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在全街推行“101”工作法,以党员为主,由1名党员、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或志愿者担任微网格员联系服务10户左右村(居)民,构建“片区长、网格长、微网格长、微网格员”四级党建微网格治理组织架构,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党员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
结合人口状况、地理位置、楼院布局等因素,白源街将全街划分为大网格9个、微网格17个,优选配强190名微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长、微网格长、微网格员”联通村(社区)群众的纽带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提高网格管理精细化水平、引导社区楼栋长、老党员、老干部等自治力量主动融入网格,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民警、法律顾问、社区调解员等司法力量进驻网格,志愿者、社会辅助力量深入网络,打造多元化网络队伍体系,形成工作合力。目前,白源街有324名在职党员参加网格服务,为村(社区) 群众办理实事120余件。
该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鼓励群众自下而上表达诉求,进行双向互动沟通,确保问题矛盾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线上依托“安源红数智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钉钉群,用好“安源红”志愿服务平台,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红管家’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对接机制快捷服务群众。线下通过专职网格员每天至少巡查一次,收集群众意见,处理群众诉求,促进“头碰头”共商、“肩并肩”协作、“手握手”调解、“心贴心”服务。全面探索建立“便民服务网+暖心议事”平台、“贴心帮办”平台、“乡风共创服务”平台“一网三平台”的联系服务模式,促进基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
责编:李锡念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