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讯(通讯:毛世勤 陈酿)河南省驻马店市坚持以城市基层党建为统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建立社区工作者选优配强、素能提升、履职管理、激励保障、减负增能五项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坚持选优配强,把好队伍“选用关”。锻造过硬带头人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拓宽选任渠道,加大从优秀大学毕业生、退转军人、新一代民营企业党员出资人等群体中的选拔力度,逐社区建立党组织书记、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库,不断优化社区“两委”班子的年龄、能力、素质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2021年换届以来已培养后备党组织书记472人、后备干部1200人。加强员额制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率先出台实施文件落实中央、省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试点先行,探索经验,以驿城区为试点2022年在全省首个由县级统一组织招聘员额制社区工作者435名。通过建立“月通报”制度,实行“台账式”细化管理、“跟踪式”深化指导、“函告式”强化督促的工作机制,每月定期调度一次各县区工作进度,今年以来组织指导确山县、新蔡县开展招聘141人。
坚持素能提升,把好培养“能力关”。开展全覆盖培训,完善市、县区、街道分级负责、各有侧重的培训机制,推行“导师帮带制”,突出实战实训,2023年市级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475人次,县区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900余人次,街道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3000余人次。实施“充电蓄能”计划,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和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2023年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48人,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116人,达到51%以上。
坚持履职管理,把好履职“责任关”。推行社区工作者兼任网格长,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以网格单元为基础、以社区工作者为骨干”的基层网格体系。全市划分网格7126个,专职网格员5390人,“三长”队伍14659人。推动社区服务“全岗通”,梳理优化专职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和日常业务,以搭建社区议事平台为切入点,建立一岗通工作机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市中心城区创建“驿城驿先锋”平台,实现了“一平台”点单、派单、接单、晒单服务。完善社区工作者履职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绩效奖励、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坚持激励保障,把好激励“导向关”。建立等级薪酬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出台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薪酬实施办法,建立“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社区工作者在工作年限增加、学历提升、获得职业资格、业务素质提升后,薪酬待遇随之提高。拓宽职业发展渠道,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按规定考试录(聘)用为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特别优秀的可通过选拔进入街道班子,提高岗位吸引力,2021年以来已有16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考试录用为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
坚持减负增能,把好减负“准入关”。严格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持续深入开展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治理,2023年以来解决基层反映难题70余项。落实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解决后顾之忧。加大典型总结宣传力度,每年开展星级网格员、最美志愿者、优秀社区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培育宣传社区工作者先进典型,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开展评选800多人次,驻马店市1个集体、2名个人获民政部表彰。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