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讯(林汉筠 报道)韶关市武江区,俗称西河,这里水陆畅通,铁道交汇,文化交融。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张九龄“海上明月”升起的地方,是余靖“从政箴言”落墨之处。武江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早在1925年就建立了粤北地区较早的中共党支部;其西水农民武装暴动,成为北江农民暴动的先导;朱德部队在武江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写下了一章章红色的诗篇。近年来,武江把文化作为“善美韶关 魅力武江”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把生态诗歌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平台。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凤岗武江对口帮扶指挥部,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创新性地拓展诗歌写作培育,成立了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开展两地文化交流,尤其是诗歌创作交流,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爱的诗歌精品,激发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凤翔武江》,林汉筠编著,线装书局,2022.10)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推动武江区的文艺创作事业繁荣发展,以诗歌形式书写时代风采、弘扬真善美、彰显武江魅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东莞市作家协会、韶关市作家协会、东莞市凤岗镇文化服务中心、韶关市武江区文联、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韶关市武江区文化馆等单位特联合组织“喜迎二十大 诗意漫武江”全国诗歌大赛。
作为凤岗武江对口帮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次大赛,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响应度高。自7月10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诗人朋友的积极响应,有180多名诗人400多首诗作参赛。武江发布、作家网等媒体刊发了征稿启事,《东莞日报》凤岗副刊等还辟出专版刊发参赛部分优秀作品。二是参赛作者面广。这些诗人中,来自全国各地,有辽宁、湖北、湖南的诗人,有来自大湾区的诗人,也有本市本区的诗人。他们中有年逾八旬的老诗人,也有刚刚学诗的学生。他们有的多次进行实地采风,有的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武江特色。三是聚焦武江力度大。所有作品,均为状写武江山水、人文的诗作,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化作首首现代诗歌,讴歌“善美韶关、魅力武江”,讴歌武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城乡魅力,反映武江近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面貌,为武江争当韶关市“双化双融”先行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率先突破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用诗歌的形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四是评委阵容强。初评委为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桂汉标,著名诗人温飞宇,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文艺评家协会副主席柳冬妩;终评委为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家网》总编冰峰,著名诗人、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新华文学》主编胡红拴。
经专家初评、终评,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入围奖10名。9月4日,在武江区文化馆还举行了简单又隆重的颁奖仪式。当天,还通过“现场+”的形式,线上、线下互动,进行了原创诗歌朗诵,让优美的诗歌与魅力武江悄然相会。朗诵艺术家们饱含深情地演绎了从本届比赛中涌现出的一首首描绘武江风景、抒发武江情怀尤其是对口帮扶中涌现出来的好故事的获奖诗歌作品,多方位展示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貌。
凤岗武江对口帮扶指挥部积极探索,挂牌成立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用文学助力,为两地艺术家通过联合采风、创作交流而搭建各种学习、创作的平台,成为两地文化合作,协同创新发展的生动探索与实践。
将参赛及两地诗人采风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出版,是总结和分享创作成果,推进两地文化交流,挖掘和培育人才,也是通过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艺家在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共同推进两地文学事业新发展。本次活动和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两地诗人、朗诵艺术家勇搭平台,无私奉献。著名诗人、广东五月诗社创始人桂汉标,著名诗人温飞宇,无论是诗歌创作活动还是本诗集成册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著名书法家、韶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廉清华得知本书出版,欣然命笔,为本书题写书名;武江区文化馆、武江区朗诵艺术学会等单位和个人,无条件的给予帮助和技术指导,让我们在看到他们文艺风采时,更感悟到武江人文风度。在此,表示万分感谢。《堂吉·诃德》作者、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曾说过:“一个人快乐了,精神世界充盈了,他就生活在诗意之中。”那么,对于生活在武江人的我们来说,何尝不是生活在诗意之中?相信,通过诸如此类的创作活动,共同研究、挖掘两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宣传和推广文艺创作成果,持续助力魅力武江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一定能为武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振兴事业赋能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