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讯(通讯:刘彤、邵瑞、邹竞一)微风拂过田间,层层麦浪翻滚。孟夏时节的关中平原,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机收时刻。收割机往返穿梭的场面,在田间随处可见。
位于秦岭脚下、神禾塬上的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是陕西全省每年较早“开镰”的机收粮田之一。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几十台联合收割机错落有致地散布田间,为即将开始的夏收进行着最后准备。
“去冬今春,风调雨顺是历年来少有的。前期进行的田块测产也表明,只要机收减损措施到位,亩产有望达到近四年来最高水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泛黄的麦田,一边与记者攀谈起来。
薛强告诉记者,神禾塬所在的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办江兆村,是陕西省粮食(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所在地。“一万多亩的连片麦田,立足于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目标,是重点推广新优品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省工栽培模式的示范基地。”
图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成熟的小麦(6月1日摄)。邹竞一 摄
随手掐起几株麦穗,看着饱满的颗粒,薛强说,他们合作社种植的一万多亩小麦,去冬播种时,全部采用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品种“西农733”。“这个品种耐旱、耐寒,抗倒伏,抗病性强,是以神禾塬为代表的西安及周边地区小麦的优播品种。因为此前试种后产量不错,我们决定,从去年开始大范围播种。”薛强说。
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响起,神禾塬上的机收正式开始。片刻工夫,一大片麦田就完成了收割。一亩麦田的产量究竟几何,核心数据才是关键。“今年夏收时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这三个关键指标,分别为40万穗、40粒、43克。这样算下来,平均亩产超1100斤不成问题,个别田块亩产可达1200斤。”薛强说。
据了解,神禾塬位于长安区南部古樊川和御宿川之间,是“八水绕长安”滈河与潏河的分水岭,土壤肥沃,历史上就是小麦高产区。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群峰说:“随着神禾塬‘开镰’,‘三夏’也在长安全区全面展开。今年,长安区小麦种植面积24.63万亩。经过测产,今年小麦平均亩产可达360公斤,较上年增产7.9公斤。近4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在未来10天抓紧机收进程,争取颗粒归仓。”
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陕西全省小麦机收面积超1400万亩,随着“三夏”全面展开,陕西各夏粮主产区紧盯“收割、运输、晾晒”环节,将通过采取压降机收损失率、提早配套晾晒场地等举措,争取使小麦总产稳定在420万吨以上,确保夏粮丰产又丰收。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