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公益——学子捐出3万元设立奖学金 专门奖给“后进生”

时间:2024/11/13 8:20:02 来源:环时网 阅读:3348

四川讯(通讯:胡旭阳)“虽然钱不多,但我希望去帮助曾经像我一样经历过迷茫的学弟学妹,尤其是精神上的鼓励。”日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级华西临床医学专业的余一凡捐出3万元,在华西临床医学院设立“精进不休”奖学金,专门奖给“后进生”。

雷锋公益——学子捐出3万元设立奖学金 专门奖给“后进生”

余一凡

今年6月从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的余一凡,如今已保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他捐出的3万元来自于他本人所获得的奖学金。这笔奖学金将奖给成绩排名在25%之后的同学,每年资助6名学生,每名奖励1000元。

在老师的帮助下 从“后进生”到“优秀学子”

“我想奖励那些暂时落后但坚韧不拔、仍然坚持着为目标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的同学。”余一凡这样解释他设立奖学金的初衷,其实这也与他的求学经历密不可分。

余一凡来自四川崇州,进入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前两年,余一凡的成绩始终在中游水平。“大家的课业负担都比较重,又要兼顾科研、搞好竞赛,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正反馈比较充足,更有坚持的动力,但还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们就比较容易缺乏自信。”余一凡说,他和很多同学一样,起初也因为自己不够出众而感到迷茫和焦虑。

幸运的是,余一凡在华西临床医学院,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

余一凡的第一位导师是神经内科的郝子龙副教授。初次见面,他与郝老师长谈了三个小时,探讨的内容不是具体的科研课题,而是做科研的初心。随后,在郝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余一凡开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准备。“郝老师会关注我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每次完成阶段性目标,他都会肯定我的努力。”这份关怀让余一凡体会到“正反馈”对一个满怀热情但又不懂如何发力的本科生的重要性,他也慢慢地在科研训练中建立了信心。

“随着进入高年级,在龚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参加了很多比赛,获得了拓宽视野的机会。龚老师放心地让本科生去尝试参与项目,鼓励我们自由探索。”余一凡口中的“龚老师”正是影像学中心主任龚启勇教授。从最初的迷茫和焦虑,到后来参加比赛获奖、发表学术论文……回忆在华西度过的五年,余一凡说,正是老师们的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不断认识自己,不断从自认为的“后进生”变成别人口中的“优秀学子”。

设立奖学金 鼓励暂时落后但依旧渴望前行的人

余一凡说,医学给人带来的压力不仅仅在于专业课程的繁多与复杂,更深层的压力来自漫长的反馈周期——学过的知识可能要在很久以后才能看到价值,“求学过程中,大家很容易把成绩和奖项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一旦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便陷入深深的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

余一凡曾在招募科研项目成员时收到一名低年级同学的邮件,邮件中,这位同学因自己未被选中而沮丧,进而对自我产生怀疑、对前路充满迷茫。“拒绝”的影响第一次在余一凡面前具象化了,他立刻回复了一封长信,不仅肯定了对方的认真态度、解释了项目特点,还细致入微地叮嘱了做科研的注意事项,一如当初郝子龙老师对他的教导。

从老师们那里得到支持和鼓励始终让余一凡心怀感恩,也在他心中埋下了回馈的种子。这也是他为什么设立“精进不休”奖学金。

和其他大多数奖学金不同,这项奖学金不是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卓越和优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排名在25%之后的同学,希望鼓励那些暂时落后但依旧渴望前行的人,“它的意义不在于金钱上的支持,我更想让它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坚持是值得的,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的努力终究会被看见!”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