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地理标志产业协会走进温州参加“地理标志大篷车”地标文旅游活动

时间:2025/3/5 11:41:28 来源:环时网 阅读:9966

   山东济宁讯(通讯 董建磊 在华夏大地的东南沿海,有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温州。它不仅以发达的商业闻名遐迩,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2025年2月24日至28日,“地理标志大篷车”正式开启一场为期五日的温州地理标志之旅,深度探寻瓯越文化的迷人魅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原一级巡视员姚坤,济南市槐荫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正处级领导干部丁文魁,济宁市地理标志产业协会创会会长、党支部书记焦健,副会长姚先同和副秘书长董建磊,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理标志专家教授和文旅爱好者等共同齐聚瓯越,去探寻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地标文化气息。
济宁市地理标志产业协会走进温州参加“地理标志大篷车”地标文旅游活动
    美食,承载着人间烟火与温情的存在,绝不容许我们辜负。舟车劳顿之后,大家稍作休憩,独具特色的温州地标宴彻底打开了大家的味蕾。宴席上的主角““温州大黄鱼”“平阳鸽蛋”“文成糯米山药”“瑞安陶山甘蔗”“温州瓯柑”每一道菜和水果都是一个鲜活的地标符号,每一口味道都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底蕴。
   酒足饭饱之后,夜幕已悄然降临,温州城换上了另一副璀璨迷人的模样。五马街,作为温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五马街就像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充满了无限的活力。走进一家百年老店,熟悉的气息萦绕在鼻尖,店内陈列的传统手工艺品精致绝伦,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从精美的瓯绣到古朴的黄杨木雕,无不展现着温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传承。“公园路十景”和“中山公园十二景”让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时尚共融,共同书写着属于温州的辉煌篇章。
    2月25日上午,地理标志大篷车温州地标游团队抵达风光旖旎的江心屿。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塔——东西塔。东塔挺拔秀丽,西塔庄重古朴,它们犹如两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不知不觉来到了江心寺前。这座古寺气势恢宏,飞檐翘角,庄严肃穆。寺门两侧的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格外引人注目,巧妙的叠字运用,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江心屿之行,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大家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和放松。
下午,团队踏上了前往永嘉的旅程,亲身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乌牛早茶采摘之旅。大家身背竹篓,穿梭在茶树间,小心翼翼的学着茶农的样子,用手指捏住芽头的基部,轻轻一掐,一棵完整和鲜嫩的茶叶放入背篓里面。此次采摘体验,大家深刻体会到了茶农们的辛勤付出,明白了一杯香茗背后所承载的艰辛与不易。
带着满心的欢喜与不舍,大家离开了茶园,来到瓯窑小镇。大家参观瓯窑历史文化展馆后,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瓯忆陶艺体验中心”现场瓯窑拉坯,团队的亲人按照师傅示范拉坯的基本动作,亲手制作了自己喜欢的作品。那一刻,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瓯窑匠人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在制作每一件瓷器时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2月26日,地标游团队踏上了楠溪江狮子岩竹筏漂流之旅,开启了一段与山水共舞的奇妙时光。怀着满心的期待,大家分别登上了竹筏。竹筏在江面上轻轻摇曳,船夫熟练地拿起竹篙,轻轻一点,竹筏便缓缓向前移动。楠溪江边,那形态奇特的狮子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犹如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俯卧在江畔,昂首凝视着江面,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江面上,有的体验做渔夫撑竹筏,有的抓住绳索大声尖叫着,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山谷。

楠溪江狮子岩竹筏漂流,不让大家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更让我们在与山水的交融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正当大家沉醉于这美景之中时,下午驱车前往来到植然方适(乐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铁皮石斛产业园种植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调研。踏入种植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温室大棚。走进大棚,一股清新的草木香气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植物王国。
    在浙江铁枫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开研讨会上,主持人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到场嘉宾,并阐述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乐清铁皮石斛产业协会项近森先生剖析了当前铁皮石斛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在自由讨论环节,参会人员们更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就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有的探讨如何进行品牌建设,为产业发展大家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智慧的光芒照亮了产业前行的道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27日上午,地标游团队踏上了前往雁荡山的旅程,去探寻那雨中仙境般的美景。刚踏入雁荡山的大门,轻柔的细雨便如同细密的珠帘,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一路上,形态各异的岩石不断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不知不觉来到方洞前,洞口被一层薄薄的雨幕遮挡,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走进洞中,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洞内宽敞开阔,石壁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地方像是一幅天然的浮雕,记录着大自然的沧桑变迁。洞顶不时有水滴落下,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水潭,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洞中的景象,如梦似幻。
   出了洞口,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一座横跨山谷的铁索桥前。铁索桥在风雨中微微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大家小心站在桥上,望着眼前壮观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之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次地理标志大篷车地标游的最后一站行程安排在素有“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瑞安曹村,这里 “中华耕读第一村” 的美名远扬,200 年间孕育出82 位进士,能人辈出,“儒仕文化” 声名远播,无骨花灯还是国家级非遗。大家走进曹村镇东岙村文化馆,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别是“进士索面”共富工坊将一碗面一袋米做出特色做成产业,真正做到了土特产的产业化、品牌化,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值,实现共富共享。
   此次地理标志大篷车走进温州地标游活动中,团员们全方位多维度领略了温州的独特魅力。无论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是自然风光的壮美秀丽,再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温州都展现出无限活力,不愧是“千年商都创新之城”,团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之际,纷纷表示还会深入探索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助力温州在文化传承、自然保护与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五天的温州地标游很快就到了大家分手的时刻,每位团员依依不舍的相互道别,期待下次再聚。济宁市地理标志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焦健表示:此次地标大篷车温州之行,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我收获了对温州这座城市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古老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到美丽的江心屿,再到“永嘉乌牛早”茶,以及乐清铁皮石斛,每一个地标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温州不同侧面的大门。我看到了温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韧不拔的商业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创新活力。这些收获将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协会工作中,不断探索未知,传承优秀文化。今年我们协会要精心策划并组织“地理标志大篷车走进济宁”地标文化游活动,持续擦亮“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等品牌,进一步提升济宁文旅美誉度和吸引力。“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济宁地标协会欢迎大家到好客山东做客!
   济宁市地理标志产业协会是2022年7月3日成立的经济宁市审批局注册、济宁市工商联主管的行业类社团组织,由济宁市从事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及相关的社团、企业、经济组织和相关专业人员依法自愿结成的行业社会团体,协会会长李冉、党支部书记焦健、秘书长周军,监事长李超,现有秘书处及会长班子成员29名,协会设26个专委会,40多位名誉会长、顾问、智库导师智囊团,会员单位300多家,协会旨在党的领导下做好地理标志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整合济宁区域地理标志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发展壮大地理标志产业,实现多产业融合共赢,保护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唱响地理标志产业品牌,用科学理念服务“三农”及会员单位,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和济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济宁及山东区域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山东,走向全国,全球。
责编: 欧文秀  审核: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