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长存贯千秋英雄无悔铸长城
作者系:陕西省府谷县文旅局 李义
八十载光阴流转,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当民族再次回望那个血火交织的岁月,抗战精神如丰碑矗立、历久弥新映照时空。值此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庄严时刻,我们回首往昔峥嵘岁月、面对万千不朽英灵,唯有以最深的敬意,缅怀先烈、感怀那场由无数英雄以生命和意志铸就的伟大胜利。
英雄,是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血肉长城。当山河破碎、民族存亡系于一发,正是杨靖宇将军以树皮棉花充饥仍凛然拒降的铮铮铁骨,是张自忠将军“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的壮烈誓言,是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无令不退的决绝坚守,是“刘老庄连”八十二位勇士血战至最后一息的无畏身影……这些名字,已与山川大地融为一体,是他们,用身躯阻挡侵略者的铁蹄,以热血浇灌了民族独立的基石,在至暗时刻迸发出最耀眼的人性光辉;是他们,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凛然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共同筑起了中华民族不朽的钢铁长城!
英雄,更是民族精神在战火淬炼中升腾的永恒烈焰。抗战烽火中,中华儿女捐躯报国的精神力量在浴火中百炼成钢。魏巍在黄土岭之战中曾深刻洞察:“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这场意志的角逐,最终以中华儿女的坚韧不屈告捷,锻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那是以弱胜强、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这精神熔铸于母亲送儿上战场的泪眼,凝聚于百姓毁家纾难的赤诚,更升腾于人民战争陷敌于汪洋大海的磅礴伟力之中。
时光长河奔涌,精神传承不息。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其真谛就在于“吃水不忘打井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忘来时路,庚继红色血脉、先烈精神,守护这份用无数生命换来的精神火种。当此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们行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尤需从抗战精神中汲取不竭力量,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将其作为激励亿万人民戮力同心、开创未来的精神引擎,始终无畏向前、无我奋斗,沉着应对新征程中的一切风险挑战!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那穿越烽火的浩然正气,已化作民族血脉中最坚韧的基因。今日吾辈,自当学英雄争当先锋,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灿烂的辉光,指引我们跨越前行路上的万水千山,在历史的续章中续写属于中华民族的壮丽新篇!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