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评论:新官亦当甘理“旧账”

时间:2025/7/8 17:44:19 来源:环时网 阅读:3020

新官亦当甘理“旧账”

作者系:陕西省府谷县文旅局 李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岗位变动调整是干部成长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正常现象,如何接好前任之“棒”,特别是如何对待历史遗留的“旧账”,成为新任领导必须面对的一道严峻考题。不难发现,“新官不理旧账”的思维在现实中并非孤例。在"新官"群体中,有人视其为投入巨大却难显成效的“沉没成本”,有人则担心接续努力似在为前任“抹平贴金”而显露自身平庸。这些心态,究其根底,是部分干部政绩观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不能把握好公与私、得与失的天平,忘了初心、宗旨,反以个人进退得失的算盘取代了为人民谋福祉、为事业计长远的根本立场。

所谓“旧账”,实则是前届政府未竟之责,更是对民众庄严承诺的悬置。它们虽披“旧”衣,却绝非可弃之负担。每一笔“旧账”皆是政府公信力的具体凭证,是亟待兑现的“民生账单”与“发展蓝图”。若新官履新即图“另起炉灶”,妄求“立竿见影”的崭新印记,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造华厦。唯有以“甘”之心境,主动将“旧账”视作份内职责理清接续,方能令已有成果稳如磐石,使发展势头生生不息。

甘理旧账,“甘”字彰显境界,其精髓在于“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这要求干部超越“小我”藩篱,融入“大我”洪流,面对历史遗留问题不推诿、不逃避,勇担“烫手山芋”,破解“硬骨头”。而“理”字则体现担当,重在精准施策、善作善成。对于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必须全盘承接、一抓到底,让群众早日看到变化、共享实惠;对于利在长远的未竟事业,当抱持“功成必定有我”之志,如钉钉子般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蓝图成真;至于因决策偏差或权力滥用形成的“坏账”,则需以刮骨疗毒的勇气,依法依规纠偏止损,绝不可当“甩手掌柜”或做“和事佬”。治理之道,贵在久久为功。理旧账尤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严防抓而不紧、虎头蛇尾,致使旧账淤积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沉疴。

当然,根除“新官不理旧账”的痼疾,还需制度篱笆扎紧筑牢。强化离任审计至关重要,必须对前任留下的“旧账”进行科学甄别与清晰界定,让“新官”接得明白,更让“旧官”走得清楚。尤其对因不作为、好大喜功或徇私枉法造成的“欠账”,必须追责到底,杜绝“拍屁股走人”的侥幸。同时,需把“敢不敢理旧账”、“善不善理旧账”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尺。评价干部时,既看显绩,更重潜绩;既看开拓新局之力,也察接续奋斗之诚。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新官甘理旧账,非仅职责所系,更是对人民承诺的郑重履行。唯有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制度保障责任的清晰传递,方能在事业的“接力赛”中行稳致远。每一任的“接棒”都承前启后,每一笔“旧账”的清理都为未来奠基,如此,才能确保发展蓝图一绘到底,政府公信力永不蒙尘。

责编: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