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硕讯(通讯:谭雪梅)为拓宽职工产业发展思路,学习先进种植技术,7月3日,24团二连党支部组织职工代表20余人,赴223团开展农业观摩交流活动。一行人先后深入鸡心海棠种植基地、菌菇现代化大棚及冬枣设施农业园区,实地学习特色作物培育经验,共谋团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鸡心海棠: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在223团鸡心海棠种植示范基地,一树树翠绿的海棠果映入眼帘。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鸡心海棠的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及市场前景。作为兼具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的特色作物,鸡心海棠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电商销售,已成为当地职工增收的产业之一。24团职工杨龙平感慨道:“过去只知海棠是景观树,今天才知道它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次观摩让我们开阔了思路,回去要尝试结合连队实际,探索林下经济。”
菌菇灵芝大棚:科技赋能“珍稀品”产业化
走进223团菌菇灵芝种植基地,恒温恒湿的智能大棚内,平菇如雪绽放,灵芝栽培区香气扑鼻。技术员现场演示了菌包培育、孢子粉采集等技术,并介绍“统一供种、订单回收”的合作社经营模式。据悉,该基地通过错峰种植和精深加工,年产值突破50万元。24团二连农业技术员赵文放感慨道:“灵芝对温度、湿度要求极高,今天学到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我们连队一直头疼的技术难题。”
冬枣大棚:错峰种植撬动“甜蜜经济”
在冬枣种植区,翠绿的枝叶间挂满晶莹剔透的果实,智能化控温系统和滴灌设备令人眼前一亮。负责人介绍,通过品种改良和精准管理,冬枣可实现七月初上市,每亩收益突破4万元。职工刘祥武记录边说:“以前觉得大棚冬枣技术难,今天看了全程机械化操作,信心更足了!我也要多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把我的冬枣大棚经营得更好。”
此次观摩活动既是一次取经之旅,更是深化团场协作的实践。24团二连职工通过“走出去学经验”,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223团以开放姿态分享成果,彰显了兵团“一家人、一盘棋”的协作精神。未来,双方将聚焦资源互补、技术互鉴,共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