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警察候选人巴华杰事迹】DNA追凶的揭秘者、科技强警的践行者

时间:2025/8/14 23:20:41 来源:环时网 阅读:157795

最美警察候选人巴华杰事迹

——DNA追凶的揭秘者、科技强警的践行者

巴华杰,男,汉族,河南禹州人,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正高级任职资格,中国刑警学院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探长、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嘉奖5次,先后获“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成绩突出个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常州最美警察”“首届江苏省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巴华杰创新工作室”。

从警18年,始终与DNA这个默契的战友并肩作战、披荆斩棘。他持续深入研究DNA检验方法、改进检验鉴定规范化流程,及时准确地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支撑。他始终如一践行科技强警理念,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围绕专业领域难点、痛点,潜心研发实战小工具,坚定不移助力公安科技。

他就是常州市公安局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巴华杰。

他因热爱而奔赴

2006年巴华杰参加公安工作之初,常州市局刑警支队DNA实验室建立不久,如何规范检验鉴定流程,提升DNA检验鉴定可信度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巴华杰同志主动作为、查阅大量国内外规范化文件,与上海、北京等规范化程度高的实验室开展交流学习,完成编写DNA实验室操作手册以及设备、档案、试剂和耗材管理办法,建立了从采集、保存、送检、检验、鉴定、发布、建档等环节的整套规范化制度,不断提升实验室规范化水平,保证了实验室日常检验、数据分析、结果比对、鉴定报告的质量,DNA检验服务实战效能得到不断的提升。DNA实验室分别于2010年通过CNAS认证认可,2017年通过CMA资质认定。在该他的带领下,DNA实验室已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万余起,其中重特大案1100余起。负责的DNA实验室获评“江苏省公安厅DNA检验检测重点实验室”,全省唯一。他本人也成为了江苏省资质认定评审专家,已累计评审DNA实验室20余家。

2010年8月27日,在常州市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杀死母女两人的恶性杀人案件。案情重大,社会影响恶劣,如何快速破案成了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作案人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案发24小时后依旧没有任何破案线索。现场勘查分析确定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穿了受害人家中的拖鞋。此时,对于拖鞋的检验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如果在拖鞋上检出嫌疑人遗留的DNA将会对案件的侦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拖鞋在当时属于法医DNA检验的疑难检材。因拖鞋上的脱落上皮细胞肉眼不可见,其分布位置及附着度很难判断。同时,穿鞋遗留的上皮细胞数量极少,富集难度极大。为了增加检验的成功率,巴华杰结合专业文献报道,加强研究攻关,在业内首创了“解剖式检验”的DNA检验方案,将拖鞋分层、分区域、网格化取样200余处,最终在夹层细微处检出一男性DNA分型,并成功比中前科人员王某,成功破案。后巴华杰将该案的DNA检验思路总结成论文在《警察技术》杂志上发表,得到了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开拓性攻坚重大案件中疑难生物检材的DNA检验成为了巴华杰的热爱。在“天宁2012.10.31翠竹苑公寓杀人案”中他首次采用自研的微量生物物证植绒拭子对电线上脱落细胞积进行高效提取,直接比中嫌疑人;在“戚墅堰2013.7.16名桂坊幼儿园杀人案”中他独创“梯度硅珠纯化法”的DNA提取方法,成功认定了死者的身源;在“天宁2021.7.6焦溪杀人案”中他创新“混合+Y比对法”直接确定嫌疑人亲属;在“新北2023.8.22三井杀人案”中他革命性改造DNA检验流程,快速完成近300份生物检材的DNA检验……

巴华杰已独立完成各类案件检验9000余例,出具各类鉴定报告1500余份,均被法庭采信。参与重特大案件现场勘查100余起,从未出错。为案侦查破案及刑事诉讼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证据支撑,发挥了DNA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重要作用。

他因责任而坚守

巴华杰同志始终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运用DNA技术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坚守在命案积案侦破、未知名尸身源认定、“团圆行动”以及各类涉及民生的侵财类案件的侦破中。

1996年8月14日,天宁区某出租屋发生一起杀人案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该案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2020年公安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巴华杰带领团队采用“现勘卷宗全梳理”“物证室兜底翻”等策略进行相关命案物证的查找,终于寻找到该案部分物证,为案件侦破带来了一丝曙光。由于案发时间距今已长达24年,检材腐败严重,DNA检验难度巨大。然而,巴华杰始终坚信只要有不服输的信念,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就一定会有所突破。通过仔细研究检材,查阅DNA前沿研究文献,制定了精细化检验方案:应用超大体系消化、硅珠纯化浓缩等方法反复尝试检验20余次。正是他的这份坚持和执着,使该起案件侦破的一丝曙光变为阳光大道。最终在一份现场检材中成功检出精子DNA,成功比中前科人员方某,直接破获该起24年之久的命案积案。

自2019年以来,巴华杰充分发挥DNA检验和Y数据比对优势,做到穷尽一切检验的可能性,进行精细化、全方位、多举措的DNA检验,通过DNA数据综合分析将DNA数据的应用发挥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依托独创的“DNA比对技战法”已直接破获命案积案13起,比中抓获外地命案逃犯4名。

在公安部“团圆行动”、无名尸身源认定及侵财类案件侦破中,他强化DNA检验的时效性,并运用DNA技战法进行综合比对研判。近年来,已成功助推我市“团圆行动”实现了145个家庭的团圆梦,时间跨度最长的达51年,位列全省前列。已认定历年未知名尸体身源40余起。每年DNA比破民生侵财案件600起以上。

2023年11月,巴华杰受邀在“首届全国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新技术论坛—锋刃2023”上进行授课,与500余名国内刑事侦查、刑事技术的专家和同行就“命案积案DNA检验技巧”进行了交流,DNA检验理念广受赞誉。为江苏公安唯一在论坛授课的民警,这在常州公安尚属首次。2023年12月,巴华杰团队通过生物检材DNA重新检验,为甘肃省金昌市公安局破获“1999.7.16金昌市金川区杀人案”,金昌市局专门发来感谢信。为常州公安通过DNA重新检验破获的首起外省命案积案。

他因探索而突破

在工作时刻不忘保持创新思维,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用科技创新提升公安工作新质战斗力,是巴华杰的一贯坚持。巴华杰是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青年人才,为江苏省第七届“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公安厅科技创新“领军型”人才、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人才。针对男性家系排查工作中存在的老百姓对采集血样较强的抵触心理以及现有口腔细胞采集卡DNA一次性检出率较低的问题,巴华杰带领DNA研究团队进行重点攻关。

巴华杰进行了国内外文献检索及调查研究,制作了不同的模型和不同采样环节的测试。从优选支撑部材料、定型采样部形态、到调整采样摩擦力,优化改进细节100余次,最终研发成功了非转移式口腔细胞采集卡套装,完美解决了现有人员样本采集的不足。也正因为该套装的研发,使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男性家族排查工作,省厅专门发电祝贺,为全省唯一。

该采集卡套装已在全国17个省内外兄弟单位推广应用,累计推广使用超过30万人次,受到了使用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2023年8月22日,该项目代表江苏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的决赛,项目得到了11位专家评委和29位大众评委的一致肯定,从全国12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实现了部局革新一等奖历史“零的突破”。

巴华杰始终本着“探索未知领域,助力公安科技”的理念,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及时进行科研攻坚,多项成果为国内外首创。他先后主持研发了微量生物物证采集植绒拭子,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没有用于现场生物物证采集植绒拭子的空白;研发了微量生物物证粘取拭子,将现场生物物证的DNA检出率提升20%以上;优化改进了现有的脱落细胞粘取器,广受国内外用户好评,已销售40万个以上……

近以来,他已主持完成研发实战产品10项,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三等奖各1项、二等奖2项,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市局、省厅科技强警奖合计12次;获常州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2次,常州市司法鉴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次;指导的项目获江苏警官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高校主赛道金奖。已获常州公安系统首个国家发明专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项,计算机著作权1项。在《GENE》、《法医学杂志》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7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8篇,总影响因子超26分。表论文总数及SCI收录期刊论文数量居为江苏公安机关双第一。

责编: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