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讯(通讯:张佳)今年来,新疆博湖县聚焦企业和群众多元法治服务需求,持续拓展纠纷化解渠道,积极探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新模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入驻综治中心,开启劳动争议化解与社会综合治理融合发展新篇章,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显著提升了解决纠纷的效率和质量。
图为“人社+司法+工会”合力调解劳资纠纷 张佳摄
主动融入,解纷力量更多元。仲裁院入驻综治中心后,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窗口、调解室、劳动人事仲裁庭等功能区域,打造“一窗受理—联合调解—速裁精审”闭环模式。同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推动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多元联调”,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实现“一体化运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今年来,先后依托综治中心的“书记(局长、主任)调解室”“一杯茶和谈室”等特色调解功能室,有效缓解当事人情绪,切实将争议纠纷解决在前端,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创新方式,争议化解更高效。为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仲裁院在综治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设立专门的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实现案件登记、立案、调解、仲裁等环节的无缝对接,避免当事人多头跑、重复跑。简化立案手续,对材料齐全的案件当场立案;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简单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在处理新就业形态案件时,进一步优化简化调处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最长不超过30日,跑出解纷“加速度”。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线上流程化管理,对劳动纠纷的类型分布、高发领域、演变趋势等进行智能分析,为形势研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让仲裁工作更具前瞻性。
裁调衔接,多方联动更便民。依托“人社+司法+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审衔接机制,通过联合各方力量,打通纠纷“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充分发挥法院和工会等职能部门的各自优势,形成多方合力,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等多种方式解决劳动纠纷,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避免了企业因过度维权或恶意诉讼陷入经营困境,兼顾公平与效率,形成了“1+1+1>3”的调解合力效应,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利共赢”。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