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评论:筑牢“家”防线 涵养“廉”生态

时间:2025/10/21 15:20:12 来源:环时网 阅读:1963

筑牢“家”防线 涵养“廉”生态

陕西省府谷县文旅局 李义

家风,非一家一户之私事,乃干部作风之晴雨表,更关系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对于广大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建设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新时代背景下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必修课,它是干部廉洁从政的“压舱石”、抵御歪风的“防火墙”。搞好家风教育、管好伴侣子女遵法守纪,绝非小题大做,而是关乎干部个人政治生命、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历史与现实反复警示我们,家风是干部品行的“折射镜”、家庭是廉洁风险的“潜伏区”、家风影响是广泛深远的“辐射场”,“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纵观诸多落马干部的忏悔录,“宠妻无度”“纵子成害”“家族式腐败”等字眼触目惊心。其背后,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松动,对家风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公权变成为家族牟利的“私器”。毋庸置疑,干部家风不仅关乎其个人和家庭,更对社会风气具有示范效应。优良家风引领风尚,腐化家风则污染政治生态,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因此,必须从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家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将其置于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位置。

固本培元,以严实家教筑牢“内生防线”。搞好家风教育,核心在于“教”,关键在于“严”。必须将纪律规矩、道德法纪融入日常家庭教育,使之成为家庭成员的内在遵循。首先,当突出“德”的教化。特别是领导干部需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身作则,为家人树立标杆。要经常性开展家庭内部的思想交流,引导配偶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刻含义,传承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其次,应强化“纪”的警示。 要将党规党纪、法律法规作为家庭学习的常设内容。通过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家人知晓“边界”何在、“红线”何存,清楚违规违纪的惨痛代价。要特别强调“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铁律,破除任何侥幸心理。再者,更要注重“廉”的浸润。在日常与家人的沟通教育中,有意识地营造崇尚廉洁、反对特权的家庭氛围,教育子女自立自强,不搞特殊化,不借父辈权力谋取任何不正当利益,鼓励配偶当好“廉内助”,常吹“廉洁风”,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七笔账,共同守护家庭幸福。

立规明矩,以刚性约束划清“权力边界”。管好伴侣子女,光靠说教不够,必须有刚性的约束和明确的规矩,划清公与私、情与法的界限。如建立“家庭公约”,严禁亲属不准利用其职权或影响力办私事、谋私利;不准在其管辖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营活动;不准干预其工作决策和人事安排;不准收受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此公约应成为家庭内部不可触碰的“铁律”。同时,注重对家属的严格“行为管控”,对配偶子女的职业发展、社会交往保持必要关注,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于其打着自身旗号的请托、办事行为,要态度坚决、果断制止,必要时公开澄清,消除影响。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防止家人被“围猎”。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一位领导干部的高度自觉、严格自律,也需要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社会的有效监督。唯有将家风建设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才能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党全社会的好风气,从而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作风保障。每一位干部都应铭记:清廉是福,家风是盾;管好家人,方能行稳致远。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